经常使用Linux系统的朋友对EXT3文件系统应该都不会很陌生,因为大多数的主流的Linux发行版本默认的文件系统都是采用了EXT3文件系统。其强大的日志功能是其他文件系统所无法比拟的,数据的安全性自然就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。
不过当你安装完操作系统,按照默认参数格式化一块硬盘分区后你会发现,原来有300多G空间的硬盘分区格式化完以后只有不到290G的可用空间,凭空消失了10多G的空间!!难道EXT3的日志系统需要消耗这些额外的空间来实现?
其实这部分空间并没有消失,也没有被EXT3系统本身占用,问题出在格式化的时候系统默认的参数!默认参数为每个分区保留了5%的空间给系统root用户,以便在分区被占满之后root用户还可以有必要的空间进行一些相关的操作。
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来重新设置这部分保留空间占用的百分比,默认是保留5%的空间,当然你也可以完全释放这部分空间,将保留空间比例设成0%。
#tune2fs -m 0 /dev/sda1
这条命令可以安全的在正常运行的系统分区里释放出额外保留的5%磁盘空间而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。
当然在比较老的EXT2文件系统及最新的EXT4文件系统中,这条命令依然是可以使用的,本质上是没有任何区别的!
特别值得注意的是,系统运行分区尽量不要把这部分空间完全释放,否则一旦出现日志文件将系统分区填满等情况,root用户将无法登陆服务器进行任何操作!!!
0 条评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