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Python2.3版本中开始引入的logging模块为应用提供了灵活的日志系统。以前看过,但一直认为很复杂。其实 logging 做得很好,也不是很复杂。logging的行为依靠调用 Logger 类的方法来实现,实例一般叫做logger。
下面是一个简单的实例
[cc lang=”python”]
def initlog():
import logging
logger = logging.getLogger()
hdlr = logging.FileHandler(logfile)
formatter = logging.Formatter(‘%(asctime)s %(levelname)s %(message)s’)
hdlr.setFormatter(formatter)
logger.addHandler(hdlr)
logger.setLevel(logging.NOTSET)
return logger
[/cc]
这个函数用来返回一个日志对象。
第4行生成一个日志对象,可以带一个名字,可以缺省。
第5行生成一个Handler。logging支持许多Handler,象 FileHandler, SocketHandler, SMTPHandler等,我由于要写文件就使用了FileHandler。logfile是一个全局变量,它就是一个文件名, 如:’crawl.log’。
第6行生成一个格式器,用于规范日志的输出格式。如果没有这行代码,那么缺省的格式就是:”% (message)s”。也就是写日志时,信息是什么日志中就是什么,没有日期,没有信息级别等信息。logging支持许多种替换值,详细请看 Formatter的文档说明。这里有三项:时间,信息级别,日志信息。
第7行将格式器设置到处理器上。
第8行将处理器加到日志对象上。
第9行设置日志信息输出的级别。logging提供多种级别的日志信息,如:NOTSET, DEBUG, INFO, WARNING, ERROR, CRITICAL 等。每个级别都对应一个数值。如果不执行此句,缺省为30(WARNING)。可以执 行:logging.getLevelName(logger.getEffectiveLevel())来查看缺省的日志级别。日志对象对于不同的级别 信息提供不同的函数进行输出,如:info(), error(), debug()等。当写入日志时,小于指定级别的信息将被忽略。因此为了输出想要的日志级别一定要设置好此参数。这里我设为NOTSET(值为0),也就 是想输出所有信息。
有了日志对象,输出就非常简单了:
[cc lang=”python”]
logger.error(message)
logger.info(message)
[/cc]
上面的是最基本的应用,下面再举个稍微复杂点的例子,也是我们在日常编程中经常要用到的,就是同时写日志文件与屏幕输出,并指定不同的日志级别。
[cc lang=”python”]
import logging
import sys
format = logging.Formatter(“%(asctime)s %(levelname)s: %(message)s”
, “%m-%d %H:%M:%S”)
# stdout handler
stdo_handler = logging.StreamHandler(sys.stdout)
stdo_handler.setLevel(logging.INFO)
stdo_handler.setFormatter(format)
# log file handler
file_handler = logging.FileHandler(logfile)
file_handler.setLevel(logging.DEBUG)
file_handler.setFormatter(format)
log = logging.getLogger(“logger”)
log.addHandler(stdo_handler)
log.addHandler(file_handler)
log.setLevel(logging.DEBUG)
log.info(“this is a info”)
log.debug(“this is a debug”)
[/cc]
日志级别对应值如下表所示。了解这些有助于你定义自己的日志级别的相对关系。如果你定义的级别与已有的数值相同,则原有的级别会被覆盖。
级别 | 数值 |
CRITICAL | 50 |
ERROR | 40 |
WARNING | 30 |
INFO | 20 |
DEBUG | 10 |
NOTSET | 0 |
牛x!